其他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 五个比喻析论

2017-06-17 思想火炬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本公众号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和北京习风堂联合打造的“凝聚正能量、传播好思想”官微,以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国家主流价值观、维护国家安全为己任,致力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编者按:比喻是表达思想、阐明事理的一个重要方法,它的作用在于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艰深的道理浅显化,使人们从熟悉的东西中了解不熟悉的东西,从已知的道理中推及未知的道理。善用比喻是习近平语言的一个典型风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运用比喻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思路、内容形式和方法手段予以形象具体、通俗易懂的阐述。这些比喻既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一种有益探索和创新,更是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次全新理解和诠释。纵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择取五个有代表性的比喻,从中领略和阐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


一、“总开关”“总钥匙”之喻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组核心概念。教育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永恒的使命。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内涵及其地位的理解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前提性问题。习近平非常重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意义及其教育,他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喻为“总开关”“总钥匙”。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1]“总开关”问题没有解决好,这样那样的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在同青年学生座谈时指出“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2](P173)“总开关”“总钥匙”尽管看不见、摸不着,却实实在在、时时刻刻影响和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总开关”“总钥匙”之喻形象而生动、简明而深刻地道出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性。“总开关”“总钥匙”,要害在“总”。一个电路或水路系统可能有很多的开关,但是最关键的“总开关”,只要总开关拧紧了、把牢了,就不会发生大量的跑冒滴漏事故;一个仓库或安全系统可能有很多的钥匙,但是最重要的是“总钥匙”,只要“总钥匙”拿稳了、对准了,就能够打开机要的门禁路障系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也是处于这样一个“总”的、决定性的、支配性的地位。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指导和支配着人的理想信念、思想境界、价值取向、道德操守与行为准则。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价值观是人们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及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者紧密相连、互相作用,人生观决定价值取向,价值观引导人生走向,人生观和价值观又丰富着世界观。

 作为“总开关”“总钥匙”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仅关系着个体成长成才,也关乎着国家发展进步、民族精神气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人民坚持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观察世界,分析事物,充实人生,创造幸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在丰富,品质在提升,成效在增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被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认同和践行,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的思想意识也相应地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正确的思想与错误的思想相互交织,科学的观念与愚昧的观念相互影响。有的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产生疑惑,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论断产生了质疑,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思想迷茫,精神萎靡;有的人沉湎于歪理邪说、封建迷信等精神鸦片中寻找心灵寄托,及时行乐,荒淫无度;有的人在权利、金钱、美色的诱惑前随波逐流,堕落腐败,见利忘义。这些现象说明,在新时期把牢“总开关”的工作不能松动,握紧“总钥匙”的实践不能削弱。越是改革发展,越是物质丰富,越是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和教育人们通过不断地学经典、学历史、学传统、学科学、学文化,不断地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修养,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总钥匙”问题。


二、“钙”之喻

 理想信念问题是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重大问题,所以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问题,它事关个人思想灵魂的成长健全,更事关国家、民族和政党事业的兴衰成败。一个人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有了精神寄托、人生动力和努力方向;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有了集体意志、向心合力和前进方向。习近平高度重视理想信念及其教育问题,多次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在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2](P15)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2](P50)钙是生命之本,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将“理想信念”比喻为“钙”,形象具体,切中要害,不仅使“理想信念”这一抽象概念变得可感可知,也让“理想信念”的重要性豁然贯通了。

 钙使人具有坚硬的骨头,但钙本身并不是僵硬的,而是富有活性的。从医学上角度来看,钙是人体内200多种酶的激活剂,是人体各器官能够正常运作的重要元素。理想信念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人的精神世界中最坚硬的那块骨头,它之所以能够起到支撑和支柱作用,并非因为它的僵硬,而是因为它的坚定、强韧。在个体层面上看,坚定的理想信念主宰着个人的精神世界,规约着个人的思想行为,集中体现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社会层面上看,正确的理想信念又支撑着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体系,凝聚着民众的精神力量,引领着社会的文化生活,指导着群体的价值取向。每一个人体都是含有钙的,只是多少的区别。理想信念,对于一个人来还是一个社会来说,不存在有和无的问题,只有自觉还是盲目,清晰还是模糊,崇高还是卑微,坚定还是摇摆,先进还是落后的区别。崇高的、科学的、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于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和人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方向指引和动力支撑作用,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政党的软实力提升和事业兴旺也有着重要的旗帜引领和精神动力作用。

 培育和提振理想信念,补“钙”健体,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使命。人体缺钙骨头软,精神“缺钙”力量差。恰如人体的钙会流失一样,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和危机也是常有的事,所以理想信念的建设不是一劳永逸,人的精神生命需要时时补“钙”。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思潮纷纭激荡、思想文化碰撞交锋,一些人拒谈理想、淡漠信念,精神空虚、底线失守,进而在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不仅个人发展一败涂地,也给社会带来恶劣影响,有些甚至给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重大伤害和损失。对此,习近平也提出了“补钙”治“软骨病”、练就“金刚不坏之身”的办法。一是要加强学习,认认真真、原原本本、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地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优良传统、各个时期的先进典型,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学先进典型提升境界。二是要勤于实践,在一言一行上践行理想信念,在一点一滴中磨砺品德修养,在平凡中成就伟大,在积累中实现升华,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理想、民族伟业中,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汇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扣子”之喻

 价值观和价值观教育是现代社会变革和发展中日益凸显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界定为一定社会或社会群体传播其主流价值观的活动。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程中,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价值观及其教育问题是近十来年的事,特别是自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价值观”成了备受瞩目的理论热点。理清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功能作用就成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前提。习近平高度重视价值观在个人成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和民族发展中的作用,发表了多篇重要讲话予以阐述。习近平在2014年五四青年节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基本内涵和践行要求。针对青年价值观养成问题,他语重心长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2](P172)在这里,习近平把“价值观”喻为“衣服的第一粒扣子”,言简意赅,不仅形象地说明了价值观在青年精神世界中的首要位置,而且也巧妙地指出了价值观养成对于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影响。

 所谓价值观是指人们关于是非、正误、主次、真假、善恶、美丑等价值和价值关系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观点、看法和态度。价值观一旦形成后,就成为一种“先入为主”的立场和态度,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和行为倾向,将会影响一个人一生事业的成败。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2](P168)具有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思潮、健全社会心态、守望精神家园的重要作用。青年是民族和国家的希望,青年人尊崇和奉行什么样的价值观至关重要。习近平把青年价值观养成过程比作穿衣服扣扣子,体现了深刻的人生智慧。人生之路漫长,但是紧要处只有几步;衣服扣子好几粒,但是第一粒扣子最关键。穿衣服扣扣子,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就会错位,衣服也就会扭曲。衣服扣子扣错了,可以解开重扣,而人生扣子扣错了,就难以重新开始了。正如《左传》所云:“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青年时期是形成和确立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所以青年要重视“一开始”和“第一粒”。人生只有在这一时期扣准了、扣正了人生价值观之扣,才能打牢基础、筑好基石,不断追求和创造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有意义的人生,不断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贡献才智。

 引导和帮助青年一代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坚守和践行正确的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面对新一代青年的“扣子”大事,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工作便是让他们认同、践行和弘扬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2](P169)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教育和引导青年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过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上的鲜明底色、行为上的根本准则,扣正、扣牢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并身体力行大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广到全社会去。


四、“空气”之喻

 培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也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项最紧要的任务。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社会之大德,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也是个人之小德,是个人成长成才的基本遵循。它承担着为国家、为社会、为个人指路引航、定规立矩的任务,是关乎国家和民族精神独立性和文化软实力的大问题,也是关乎每一个中国人精神世界建设的大事情。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基因,寄托着中华亿万儿女的理想信念,也承载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美好愿景,为当前培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昭之不易,践之尤难。因为再先进的思想观念,如果没有付诸实践就不会成为强大的精神力量,进而变成物质力量。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在于实践、伟力也藏于实践,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培育、弘扬和践行。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2](P165)习近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和作用比喻为“空气”,形象而深刻地提出了培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和要求。空气看不见、闻不到,常被人们所忽视,但是空气却是人类生命存在最基本的条件。它无色看不到,却填满每个空隙,无处不在;它无味闻不到,却蕴含丰富的成分,无时不有。人类能够在地球上产生、繁衍、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条件是地球有独特的大气环境。核心价值观只有像空气一样无色无味无声地充盈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时空,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起到滋养个体灵魂、润化社会心态、涵育国家精神的作用,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支柱、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道自微而生,德自微而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从细节入手。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不能失之以粗、流于形式,而要以细化的目标、细密的措施将24字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具体化、人格化、可视化、形象化,让人们在生产生活的细节中感悟它、实践它。其次要从小处着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化在精神世界的深处,但映衬在一言一行之中。只有靠具体而微的培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积小成为大成、化量变为质变,形成强大的国家、社会和个人正能量。落细落小,关键还在落实,要向实处发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全面覆盖每一个社会成员,深度融入社会各个领域,贯通理论学习、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以及日常生产生活中各个环节,以知行合一为原则,真章实效为目标,让人们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如此这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才能如空气一样不可或缺,进而也才能成为支撑伟大事业、塑造社会风尚、滋养个人发展的精神脊梁。


五、“盐”之喻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社会主导意识形态有着紧密联系,是一项专门向社会成员传导和灌输主导意识形态的社会实践活动。意识形态作为与国家意志、思想统治和阶级意识同序同意的概念,在宣传和教育过程中常被误读,甚至歪曲,进而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既能旗帜鲜明地坚持其意识形态属性,又能有润物无声地隐蔽其意识形态灌输和教化意图,是一件非常考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艺术的事。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3]将“思想政治工作”精当巧妙地喻为“盐”,逸趣横生,蕴含丰富。盐,被称为“百味之祖”“食肴之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剂和营养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上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调养工具和治愈办法,只是大多数时候如盐在肴,不被察觉罢了。习近平提出的“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这一新鲜的比喻,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艺术非常有启发意义。

 “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的第一重意蕴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讲求方式和方法。盐虽重要,但不能直接进食,只有将盐溶入食物,才能提供人体生命生理的必要元素,也才能提升享用各种食材的味蕾体验。简单、生硬、强行地灌输和教化意识形态正如直接进食盐一样,不仅不能被教育对象所认同和吸纳,有时候还会起到副作用。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像盐,首先要像盐一样有易溶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隐蔽意图、借助载体、化育无形、润物无声,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导内容与教育对象的切身利益问题结合起来,把主流主导的意识形态话语与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话语交织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统优势与新型的技术载体融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干货”更接地气、更暖人心,有效地溶解到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

 “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的第二重意蕴是指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把握时机和分寸。俗话说,“好厨子,一把盐”,意思是说用盐水平反映着厨师的厨艺水准。色、香、味、形俱全是烹饪菜肴的基本要求,其中“味”是关键,而影响的“味”的关键则在于放盐时机和分量的把握。有的食材需要大量的盐保鲜,有的珍馐仅需要一点盐提鲜;有的菜需要入锅时放盐,有的又必须出锅后加盐。好厨师一定是能够在烹饪中把握时机,拿捏有度,用好“一把盐”的高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面对一个个鲜活各异的生命和灵魂的精神需求和期待,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学习好厨师用盐的时机和分寸。一是要把握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机。抓好时机,事半功倍。要在国家意识形态斗争期、社会伦理价值紊乱期、个人成长成才困惑期,直面现实,回应问题,及时地举旗铸魂、亮剑发声,荡涤社会的歪风邪气,筑牢人们的思想防线。二是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分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力,但也有限度。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眼中有人”,就是在“过度”和“不及”中校正,寻求一种恰如其分的理念和方法,为每一个现实的人铺就通往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阶梯。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指导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强调坚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能力[N].人民日报,2013-09-26(1).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 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11(1).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作者:张 智)



分享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长按左侧二维码,即可出现“识别图中二维码”提示,点击可只直接关注公众号。


共享“思想火炬”新浪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正能量微信公众号推荐:







思想火炬

点击图片关注


请关注:新浪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